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Espresso咖啡萃取詳細步驟 意式濃縮的常識
-
品嚐咖啡,從認識咖啡開始。20多年前與手衝咖啡的相遇,讓沈廷憲一頭投入咖啡領域,從品嚐、手衝到烘豆,從門外漢到現在離不開咖啡,他樂於以咖啡會友,善於分享與人分享咖啡,他說,喝咖啡是讓人感到愉悅的飲品,集合酒精帶來的放鬆、茶葉的餘韻,透過沈廷憲的咖啡專欄,邀請你一同沈醉於咖啡之間。
許多朋友開始接觸咖啡的知識,往往是透過網絡的文章,雖然方便且多元,事實上,在網絡的世界中,每個人都可以提出看法,也沒有評鑑制度,容易充斥似是而非的觀念,甚至有人是用一種置入性行銷的方式,強調自己的咖啡與器材,鑑於此,透過此專欄希望能用個人20年的烘焙經驗與實驗的心得,與讀者分享、提供正確的咖啡知識。
多數人初次接觸咖啡是從3合1咖啡開始,也有人從烘焙到像黑炭的咖啡豆開始,但那是早期的咖啡,大家一般習慣也都認爲烘焙到顏色非常深,再加上奶精與糖去調味,纔是咖啡的味道,然而這是臺灣早期的咖啡味道與習慣;延續前幾個專欄有介紹近幾年流行的中、淺焙咖啡,今天要介紹的咖啡與衝煮方式與口味比較接近臺灣早期習慣的咖啡,但是其高深與專業又無法同日而語。
今天要介紹意式咖啡Espresso,意式咖啡機概念的先驅者意大利工程師Bezzera,在1901年製造出以蒸氣作爲壓力的咖啡機,喜歡咖啡又愛研究的他知道,如果衝煮咖啡的時間過於緩慢,會直接影響到咖啡萃取的味道—這是因爲萃取時間過久,所以咖啡粉末不可以研磨得太細,但是粗糙研磨的咖啡粉所萃取出的芳香成分,卻又比細緻咖啡粉末來得少。
所以他當時想到用高壓蒸氣與高溫從極細的咖啡粉末中,在短時間內萃取出濃郁的咖啡,當時的高壓意式機是以超過100度的水造成9大氣壓的蒸氣壓力萃取咖啡,雖然時間變短,但萃取時因爲溫度太高反而容易燙壞了豆子,以致產生不好的味道。
後來慢慢改良,一直到1930年左右,開始利用空氣幫浦加壓於意式咖啡機上,這樣一來,大大地降低灼熱的溫度,也使得萃取更加完美;1947年時Gaggia將原來的活塞原理加以改良,活塞的力量改由彈簧控制,操作者只要壓下杆子,彈簧就會被壓縮,熱水也會被注進活塞和咖啡粉之間的空間;這也是拉霸意式咖啡機的前身,而且萃取的壓力也增加到15BAR(大氣壓),這時的濃縮咖啡萃取出來的油脂濃郁且多呈現瑰麗的赭褐色,稱crema(咖啡油脂芳香物質),從此以後crema就成了意式咖啡的專有名詞。
當有crema的意式濃縮咖啡出現,很多饕客趨之若騖,因爲一杯好的烘焙萃取得宜的濃縮咖啡,不但苦味迷人(像純度77度的巧克力),濃郁的香氣一入喉,如醍醐灌頂般的直衝腦門,開始了人們一天工作的序曲,如果再喝杯冷水,等到打嗝衝出來的香氣,會讓人陶醉一整天,無怪乎歐洲人一大早就排隊站在意式濃縮機前,等待一天活力的泉源。
如果怕意式濃縮咖啡太濃,也可以加上不同的飲料或調味料而成爲花式咖啡,其中最受歡迎的花式咖啡,主要是純粹加牛奶,又從加入熱牛奶泡比例而分卡布奇諾與拿鐵;加牛奶再加糖,就變成調味拿鐵;加了威士忌又成愛爾蘭,總之千變萬化的花式咖啡,完全是從意式濃縮咖啡開始建立的基礎。
-
-
。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8-01-20 20:38:3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