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沙龍 來源:咖啡豆: 咖啡知識 > 咖啡豆 > 2025-02-25 12:11:03
按照intelligentsia本身的標準, 這應該是過了最佳風味品嚐期了。 畢竟一個月下來, 二氧化碳揮發過半, 風味肯定會有缺失的。 當然, 這不等於我們無法去體會其咖啡的整體表現。 只是, 我們需要做一些小小的修正。
由於二氧化碳的揮發, 理論上是需要通過增加粉量,來作爲補償, 同時咖啡粉會研磨相對粗一些。 於是, 和之前格子拼配不同的是, 我會從19g開始調節。
其次,由於需要加大粉量, 因此在正常流速下, 要能夠取得我們8%-11%的可溶解度是有難度的。 因爲這兩者的區間可能已經不再重合了。 因此, 把11%的上限調高到13%以下是有必要的。 當然, 最終還是由感官來鑑定其咖啡風味。
那麼這次的幾個參數則爲
咖啡機: La Marzocco Mistral Paddle
研磨機:Mazzer Robur E
評測週期: 第25天
粉量範圍:19.5g ------ 22g
咖啡豆成份: 巴西,玻利維亞
![]() |
![]() |
有了這些修正, 按部就班, 裝豆,把研磨度稍許往粗的方向調一調, 清粉。開始第一次萃取。這次萃取, 按照標準方式, 即觀察流速, espresso的變化, 在即將變黃的情況下, 掐斷。
很幸運, 在19.5g的粉量下,第一次嘗試流速就正常, 並且在24秒下,做出了第一杯。大家可以看到,由於時間的原因, 油脂並不是那麼誘人。 但由於深烘焙的原因, 這樣的油脂做卡布基諾還是挺討巧的。
![]() |
![]() |
流速正常, 味道如何呢。。。
簡直難以下嚥, 一個強酸侵襲了整個口腔。 雖然能夠感覺到乾果味和巧克力味。 但你願意喝如此酸的“巧克力”嗎? 測試一下濃度, 證明我的感官和數據是一致的
![]() |
14.4% 這意味着,咖啡的濃度太高了。由於人手的問題,我今天沒有涉及到萃取率。 但僅僅這指標就意味着其實我喝的是一杯Ristretto。 雖然杯中有大約25ml的espresso。
下一步, 在不改變粉量的基礎下, 把萃取時間由24秒,延長30秒。
風味逐漸平衡, 強烈的酸味開始趨於柔和, 但依舊非常明顯。 於此同時, 原先顯現的可可風味開始起到主導左右。 無論是中味還是後味,都有着明顯的可可味道。更重要是, 奶油味開始顯現, 而且後味中, 回甘非常的明顯。
坦誠的說, 如果就把風味確定在這個範疇, 其實咖啡的味道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但, 我不認爲這杯有如何的可口。很大程度上, 過強的酸味依然存在。
![]() |
根據濃度的顯現, 13.2依舊是偏高的泛指。 雖然我們看到的流速,還是那麼標準。。。
![]() |
![]() |
thumb of rules, 如果只是單喝espresso,萃取時間超過了30秒, 你就必須要調整研磨度了。 由於我不需要更高的酸度和過多的風味顯現。 因此, 調節的方式爲研磨度加粗, 並且相應增加其分量。
而在這個時候, 粉量躍升到了20.7g。 同時, 我依舊以30秒的萃取標準進行這杯espresso的製作。
![]() |
如果按照數值分析, 依舊是偏高的濃度。 但相應來說,或者理論來說, 口感應該區域平衡。 然而實際上
口感雖然平衡, 但依舊由於新鮮度的關係, 平衡的口感是建立在犧牲粘稠度的基礎上的。 這一杯咖啡, 你能喝到明顯的乾果味, 可可味再次提升, 還有伴隨的奶油味。 但失去了中深烘焙應有的黏稠感。 如果讓我選擇, espresso我會選擇前一杯, 而卡布基諾, 這一杯更加合適些。
不得不指出的是, 也許是多拼配豆的原因。這一款黑貓是我喝了爲數不多, 極其豐富甜感的咖啡。 之所以有豐富的甜感。 我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去形容這豐富二字, 因爲或許是可可帶來的回甘, 又或許是混合了奶味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深烘的焦糖感。 總之這甜味是豐富的。這樣的風味, 讓我會對後面製作的卡布基諾, 有了期待。
![]() |
卡布的呈現, 讓我更加我心依舊般的喜歡偏深烘焙的意式濃縮。 不僅僅是其特有漿糖版的粘稠感, 而是,奶油, 焦糖, 乾果這些都是牛奶的絕佳搭檔。 反倒是, 一味注重淺烘的咖啡, 雖然在espresso表現中, 柑橘或者梅子味清澈到底, 但,問題是, 混合牛奶後, 你真的喜歡一杯帶有咖啡味道的酸奶嗎? 當然, 世事無絕對, 柔和的橘味和牛奶混在一起是非常舒服的(當今market lane的seasonal espresso就是這樣), 但畢竟是少數。
評測告一個段落, 某種意義上, 評測是有一點點非常規的。 因爲,我後來再參照intelligentsia官方網站要求的製作方式, 是有相當的出入。
Temp. 200 F
Dose 18 - 19 g
Time 25 - 27 seconds with 8 second pre-infusion
Volume 39 - 41 ml with crema (29 - 31 g)
其實,這完全可以解釋得清楚,即新鮮度在這裏是一個missing puzzle。 我在19g的泛指內, 如果真的只萃取只有20ml的espresso, 恐怕要比我第一杯更加強酸。因爲畢竟, 按照intelligentsia的標準, 兩週之內的咖啡豆是要下櫃的。而他們自己的咖啡豆絕大多數情況下, 烘焙後的第三天開始一週內就用完了。
但, 更重要的是, 濃度指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參數。 但這個參數畢竟是一個工具, 口感評測更加重要。 在官方網站中, 描述的口感爲核桃, 黃油以及黑巧克力。 很幸運, 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食物。雖然我的形容是奶油, 乾果和可可。 描述還是挺吻合的。
中國咖啡交易網:www.gafei.com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2014-06-05 14:10:37 責任編輯:咖啡沙龍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