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冰滴咖啡 > 2024-11-29 04:42:04
最近的天氣,真的是分分鐘要把人給熱熔了。在這種天氣之下,還能愉快地相約在咖啡館的,絕對是過命的交情!
可是,即使是那麼熱的天氣,總不能不喝咖啡啊?那麼,如果不想出門,買不起冰滴壺,也等不起好幾個小時的冷萃,還能不能快捷地喝上一口冰爽怡人的冰咖啡,好好地續一下這條命呢?
今天小編就來示範,各種在家衝煮的方式裏,最簡便快捷的冰咖啡做法之一——日式冰手衝咖啡!
一、準備工作。
1、冰塊。最重要的材料了,沒有冰塊的你就老老實實跑咖啡館去買冰咖啡吧~
2、咖啡豆。淺中深烘焙都可以,非洲美洲亞洲皆隨緣,日曬水洗蜜處理沒問題。關鍵是,你得對這支都足夠熟悉瞭解。
3、手衝器具一套:V60濾杯濾紙、分享壺、電子秤、溫度計、手衝壺。濾杯不挑剔,你用得最熟練那套就好。
OK!準備好了
二、實際操作示範。
小編這次挑的就是自己最熟悉的【前街花蝴蝶】。水洗巴拿馬咖啡豆,佛手柑香氣,檸檬柑橘酸調、紅茶質感,口感清爽而乾淨,頗有“小瑰夏”之稱——當然,它本身就含有70%的瑰夏。風味的多層次以及酸甜感的表現,足以彌補冰手衝萃取不足而損失的豐富度。
就決定是你了!皮卡丘!
1、小編用的是20克粉,冰塊150克,熱水150克。(冰塊夠多才涼快啊!)濾杯濾紙提前清洗瀝乾,冰手衝不需要溫杯溫壺了。
2、在溫度與研磨的選擇上,小編選擇了比正常手衝建議的91℃,再高上1℃,正常研磨小富士3.5刻度,冰手衝則稍細半格-小富士3刻度。
這也是爲什麼前面建議選自己熟悉的豆子的原因。冰手衝因爲粉水比的原因,在萃取上會比正常的手衝萃取率偏低(但不多),這個時候,就應該利用水溫以及研磨度來相對應彌補萃取率。
也就是提高水溫+調細研磨→提高萃取率。
3、悶蒸水量40克,悶蒸時間30秒。
這個階段,你還可以增加“攪拌”“延長悶蒸時間”等操作,不過小編覺得這支【前街花蝴蝶】經過“提高水溫”“調細研磨”這兩個步驟,已經足以提升到我需要的萃取率了。所以是正常的悶蒸水量和時間。
4、分段注水。第一段60克水,第二段40克水。使用了比較細但是高的注水水柱,用力攪拌衝擊,使得咖啡粉充分翻滾,但是要注意,液麪水位不要太高,不要衝到邊緣的濾紙。
5、等待。因爲研磨偏細的原因,濾水會稍慢,沒關係,這個粉水比是不會輕易過萃出雜味的,大家可以放心。因爲最早的時候,都是小分子的果酸花香等風味先萃取出來,才慢慢到微段的苦味,像冰手衝這種萃取前中段的方式,只要不是對着一個點持續衝注,整體的風味依然會保持比較清新明亮。
6、OK!整個萃取時間大約也是2分半鐘左右(跟平時正常20克粉萃取時間接近)。等所有咖啡液流完,搖晃均勻。這時候冰塊剛剛好溶解8成,剩下的冰塊還能保持冰咖啡的冰度,而你,已經可以得到一杯足夠冰爽舒心的冰手衝啦!
最後總結:
製作日式冰手衝,有幾個要點:
①、冰與水的比例。不一定是1:1,但是不能偏得太多(看室溫輕微調整),否則要麼冰咖啡不夠冰爽(冰少了);要麼咖啡太淡(冰多水少,萃取不足)。
②、手衝萃取率問題。有時候不一定一次就能衝出足夠滿意的冰手衝,這時候就要檢討一下,自己的衝煮是太淡了(萃取率低了)還是出雜味了(萃取率高了)。一般而言,在保證均勻萃取的情況下,“提高水溫”、“調細研磨”、“增加攪拌”、“延長萃取時間”都可以提高萃取率;反之亦然:“減低水溫”、“調粗研磨”、“減少攪拌”、“縮短萃取時間”都可以降低萃取率。
③、不要過於指望冰手衝的風味有多爆炸,有時候並不是萃取率與衝煮成功與失敗的問題,人的嗅覺與味覺、觸覺,在低溫的情況下本來就會變得遲鈍,加上香氣分子在低溫下也會反應遲鈍,不容易擴散而被人捕捉到。所以,冰手衝可以解饞、可以提神、可以續命!但不一定能夠讓你驚豔!
好啦!今期的分享就到這裏,有什麼關於日式冰手衝疑問的小夥伴們,可以留言給小編,大家一齊探討,一齊學習進步哦!
2018-07-02 12:31:02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