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麥當勞和肯德基都開始注重現磨咖啡的推廣?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11-28 17:49:17

  餐飲不離家,在人流這麼旺的地段待著,在你多喫點的基礎上,當然希望你多喝點;在你想喫纔來的基礎上,當然希望你想喝的時候也能來。通過引入價格更高的飲品——現磨咖啡,自然可以提升ARPU(人均消費額)或者吸引更多客流。

  麥當勞旗下的麥咖啡是個老品牌(1993年就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成立了),在2010年的時候開始在國內大力擴張;而肯德基意識到咖啡這個舶來飲品在中國逐漸被人接受以及對於連鎖的重要性,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纔開始大力升級以前的咖啡品質推出現磨咖啡。

  從產品和定位來說,兩者的區別挺大:

  麥咖啡有單獨的門面或者櫃檯及品牌在運營,麥咖啡目前都屬於麥當勞餐廳中的“店中店”,有獨立的點餐櫃檯、配備專門的咖啡師、有較高檔的咖啡機,還配備甜品等,並提供更爲舒適的沙發座椅。而肯德基的現磨咖啡就是在原有櫃檯銷售,並未設立獨立的售賣櫃檯和座位區。

  肯德基一般提供6種左右的咖啡產品,價格最便宜的美式咖啡10元/杯,而最貴的產品是19元的摩卡。這個價格不僅遠低於星巴克和Costa Coffee位於30元左右的均價;而且也低於麥當勞的咖啡價格,麥當勞裏的麥咖啡最便宜的小杯卡布奇諾爲12元,大部分中杯產品集中在13至19元,大杯則在20多元

  從咖啡的推廣效果來看(利用語義分析找出在麥當勞及肯德基中可能消費了咖啡用戶的概率),消費咖啡用戶的概率變化與幾次大事件吻合得很好。從下面的圖表可以看到:

  2010年麥當勞力推麥咖啡之後,消費咖啡的比例明顯上升,但是在兩年後,這個比例持續下滑

  五年之後,2014年底及2015年初,肯德基跟進大力推廣現磨咖啡(去喫肯德基的同學們都會留意到,北上廣深的肯德基門店都會問一句要不要咖啡或者往套餐裏免費送咖啡),消費咖啡的比例也是明顯上升,目前基本上與麥當勞的比例追平

  從咖啡拉動人均消費額的效果來看,使用的指標是:咖啡用戶消費額/平均消費額-1)x100%。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低於一般用戶的人均消費額。

  在麥咖啡推廣以後, 這個趨勢更加明顯,估計咖啡的作用更多不在於推高人均消費額,而是在於吸引更多的客流。但是在2014年之後,在麥當勞中,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卻出現高於一般消費者的趨勢,而且這個premium還在逐步拉昇。難度麥當勞的消費者已經完全認可咖啡,在買漢堡的同時補上一杯咖啡?

  肯德基之前一直沒有主打主推咖啡,只是在小範圍嘗試,所以在大力推廣現磨咖啡之前,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低於普通用戶,甚至這個差額比麥當勞的還大。而且隨着2014年底及2015年初主推現磨咖啡之後,這個差額進一步擴大,估計和大力做活動促銷引來不少客流有關係。

  最後,肯德基和麥當勞咖啡與星巴克及Costa的區別及優勢

  論品質及環境:星巴克/Costa>麥當勞>肯德基。不過,有時候星巴克實在太擠了,而麥當勞提供了咖啡區+快餐區的雙倍面積,讓人感覺很舒服。

  論價格:星巴克/Costa>麥當勞>肯德基

  論覆蓋:肯德基和麥當勞完勝

  論交叉銷售的機會:肯德基和麥當勞更有機會在銷售早中午餐的時候,順便銷售一杯咖啡,畢竟很少有人專門去買星巴克或者Costa的正餐。但是面臨的挑戰是,中國人是否已經養成習慣在喫正餐的時候來一杯咖啡?從麥當勞目前發展的曲線來看,它或許正在實現;而肯德基今年纔剛剛開始,推廣力度很但效果未知,一切都在路上。

  (本文來源:知乎每日精選 )

2015-06-24 12:08:51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