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3個咖啡產地咖啡介紹(5)

作者:520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豆 > 2024-11-29 01:38:17

  四十一。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Zimbabwe)的咖啡種植相對來說始於近代,也就是在20世紀60年代,南部非洲的農場主們建立咖啡種植園時纔開始。津巴布韋的咖啡種植主要集中在東部高地臨近莫桑比克的地區,高地主要是由奇馬尼馬尼(Chimanimani)山脈和往北的尼揚加(Nyanga)山脈構成,而尼揚加山脈又受到伊尼揚加尼(Inyangani)山的遮擋。咖啡種植主要地區位於東部高地的南端奇平加鎮(Chipinge)附近。

  法樂費爾莊園(Farfell)是最有趣的咖啡種植園之一。這個小種植園採取家庭經營模式,生產質量優異、手工採摘、日曬烘乾的上等咖啡豆。法爾費爾莊園種植了大約170公頃阿拉伯咖啡樹。良好的土壤、較高的海拔和常年降水使得咖啡樹長勢旺盛。

  總而言之,津巴布韋的咖啡在每一方面都和優質肯尼亞AA級咖啡一樣,口感柔滑爽,帶有馥郁果香。

  四十二。印度

  印度咖啡之所以受到咖啡愛好都有的喜愛,這有幾種原因,但最生要的是由於應用在咖啡豆上的一個加工過程,通常被稱作“季風”(monsooning)過程.在過去,乘客或貨物搭乘帆船往來印度,大約需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歐洲.在運送途中由於空氣溼度高,生咖啡豆的味道和顏色都有所改變,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咖啡豆已由原來的綠色轉爲一種奇特的黃色.

  消費者們漸漸習慣了這一點,所以當蒸汽輪船縮短了旅途的時間之後,咖啡生產者發現消費者仍然想要原來那樣顏色和味道且受長途旅行影響的咖啡豆.爲了能再造出原來那種咖啡的風味,就採用了"季風"處理過程.每年的5、6月份,在印度的西南部會出現季風現象,因此在季風季節,人們將咖啡攤在四周敞開的特製房子裏,大約有12~20釐米的在厚度,在那幾放置5天,再一遍又一遍地用耙子梳耙這些咖啡豆,以便使所有的咖啡豆都接觸到當時溼度極高的空氣,然後把這些咖豆鬆鬆地裝到袋子裏堆起來,以便使季風可以吹透袋子.這些袋子每週重新裝一次、堆一次,一共經過7周,直到咖啡豆變了顏色和味道.最後這些咖啡豆經過手工挑選,除去那些未受到"季風"影響的咖啡豆,然後裝袋,準備出口.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製作"季風"咖啡的好時節.

  除了在卡納塔克(Karnataka)邦之外,上好的咖啡在西南部的喀拉拉(Kerala)邦的特利切裏(Tellichery)和馬拉爾(Malabar)也有種植,另外還有東南部泰米納德(TamilNadu,以前曾叫做馬德拉斯省)邦的尼爾吉里斯(Nilgiris).

  上好的印度咖啡也被劃歸爲阿拉伯種植園咖啡,最優等的是A級、B級、C級和T級."季風"咖啡分爲優質馬拉巴爾(MonsoonedMalabar)AA級咖啡和"季風"巴桑尼克利(MonsoonedBasanically)咖啡.印度另外也生產一些豆形漿果咖啡.當前,咖啡業所面臨的問題是—官僚主義嚴重,稅收過重,投資匱乏.目前,印度咖啡委員會(Indian CffeeBoard)控制着整個咖啡業,統一收購咖啡,然後出售.咖啡以大批量拍賣的形式售出.這些咖啡被混合在一起以達到一定的貿易數量,而這又使莊園和地區之間的差異不復存在了,因此致使許多優質咖啡的生產者缺乏足夠的動力來生產獨具特色、質量上乘的咖啡豆.政府於1992年曾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經過努力,在幾個優質咖啡生產區通過A級咖啡種植園的種子獲得了著名的瓦利納吉茨咖啡(ValleyNuggets)。人們希望這能鼓勵其他的咖啡種植者,因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確實渴望將自己的產品打入美食咖啡市場.

  四十三。印度尼西亞

  整個印度尼西亞(Indonesia)島都出產咖啡,爪哇在咖啡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17世紀中期,咖啡樹由荷蘭人引入印度尼西亞(某些官方資料認爲比這更早一些).1712年第一批來自爪哇的咖啡銷到阿姆斯特丹.然而,1877年所有種植園的咖啡樹均被咖啡鏽病毀壞,而不得不從非洲引進羅百氏特咖啡樹替代原有樹種.今天只有6%~10%的咖啡豆是阿拉伯咖啡豆.印度尼西來是世界上羅百氏特咖啡的主要生產國,每年生產680萬袋咖啡,大半咖啡出自小種植園,約佔總產量的90%。

  整個羣島最好種植區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Blawan)、蘇拉威西島(Sulawesi)、弗洛勒斯島(Flores)。

    爪哇生產精緻的芳香型咖啡,酸度相對較低,口感細膩,均衡度好.爪哇咖啡的香味和酸度比蘇門答臘島和蘇拉威西島的咖啡更勝一籌.爪哇最好的種植園是布拉萬(Blawan)、詹姆比特(Jambit)、卡尤馬斯(Kayumas)和潘庫爾(Pankur)等.爪哇摩卡咖啡是爪哇咖啡和也門摩卡咖啡的混合品.

  印度尼西亞羣島的第二大島蘇門答臘島是印尼的石油工業中心,島上的橡膠和木材也是有名的出口商品.但是蘇門答臘島的咖啡更加令人矚目,該咖啡與爪哇咖啡相似,只是顆粒稍重一些.曼德海令(Mandheling)和安科拉(Ankola)的咖啡豆也倍受重視,前者甚至被譽爲世界上顆粒最飽滿的咖啡豆.

  位於婆羅洲(Brneo)和新幾內亞之間的蘇拉威西島有時亦被稱爲西里伯斯(Celebes)。該島出產的咖啡,顆粒飽滿、香味濃郁.最好的咖啡豆產自該島南部的卡洛西(Kalossi)和蘭特包(Rantepao)。在衆多品牌種,不妨試一下西里伯斯卡洛西咖啡.

  新幾內亞島的主要咖啡生產者之一是錫格里(Sigri)種植園,它的產品與羣島咖啡的整體風格一樣,顆粒飽滿,均衡度好.

  整體上看,印度尼西亞咖啡味道很濃,口味香醇,略帶糖漿味,酸度極好,其兩個主要出口市場是德國和日本,這從側面反映了該咖啡的優異質量.吸引消費者的是它那阿拉伯咖啡豆特有的上乘品質.你可將牛奶或奶油加入高品質的印度尼西亞咖啡中而不必擔心會影響其味道.印度尼西亞咖啡共分六等,最好的是AP。0但無人確知這兩個大寫字母究竟代表着什麼.

  當輪船取代帆船之後,這些島嶼出產的咖啡面臨着與來自邁索爾(Mysore)的印度咖啡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消費者已經習慣受長途旅行影響的咖啡,因而他們不願接受這種"新鮮"咖啡的口味.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印尼政府竭力仿製受長途旅行影響的咖啡,他們把咖啡豆"貯存"多達一年之久.然而不盡人意的是這種經過溼潤處理的咖啡,味道未被廣泛接受,以至於影響了其咖啡的良好聲譽.

  然而,印度尼西亞的"貯存"咖啡或叫"旅途"咖啡至今仍在生產.它的銷售品牌一般是"昔日政府"(OldGovernment)"老布朗"(Old Brown)和"昔日爪哇"(OldJava)。

  儘管印度尼西亞出產如此之多令人叫好的咖啡,但令人不解的是當地居民更喜歡飲用土耳其風味的咖啡,而不是其久負盛名的歐洲風味的咖啡.KopiLuwah頂級咖啡。這種咖啡的名稱就是KOPI LUWAK。年產量僅500磅左右。物以稀爲貴,KOPI LUWAK的價格是300美金一磅。價格可能反映了其稀有的特性,而其“生產”過程則可用“稀奇”來形容。

  KOPI(印尼語,咖啡)LUWAK

  產於蘇門達臘、爪窪、和蘇爾維什島上,屬於印度尼西亞13,677島嶼中的一部分。LUWAK咖啡貴如金銀並非是假海島上的無限風景,卻是因其如何產出。在印尼的這些島上,有一種有袋類狸貓,屬樹生大靈貓屬。當地人討厭這種狸貓因爲它們常在咖啡樹中喫掉最熟最紅的咖啡果。不知是誰第一個想到,這種動物會喫,也會消化和排泄。有些無恥,絕望,或只因懶惰的當地人從狸貓的排泄物中挑出比較完整的而且還裹着果肉粘液的豆子。也許真是通過動物胃中酵素的發酵,使這種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有趣的是,這種特別的“生產工藝”並非是咖啡業獨有。類似橡膠樹的ARGAN樹產於摩洛哥,產出象橄欖狀的果實,可榨出ARGAN油。在摩洛哥,柏柏人趕羊上樹,讓羊喫樹上的果子。然後他們集起羊糞,除去糞土,將果子榨出ARGAN油。ARGAN油可用以按摩,食用和催情。由此假設,從一開始印尼的島民就用此免於爬樹之苦而產出世上最貴的咖啡。這種咖啡口感非常,厚重而帶點焦糖味。咖啡豆雖有些陳腐氣和叢林的清香,而烘焙出的豆有着很複雜的香味。由於狸貓的消化系統中的胃酸和酵素對咖啡的發酵過程和用水來發酵有很大的不同,使咖啡具有糖漿般的濃稠。KOPILUWAK咖啡口感醇厚和潤滑。如巧克力漿般濃厚的咖啡讓你的舌間能感到綿長而清晰的回味。

  四十四。留尼汪

  1715年,第一批咖啡樹(大約40棵)由也門的摩卡港運至留尼汪(LaRéunion),但不幸的是只有2棵存活下來.到1719年,咖啡種植園已開始繁榮且售出第一批咖啡豆.接下來的幾年,政府採取了一項硬性措施:該島居民不論黑人白人必須每年栽種100棵咖啡樹。1723年該法律修改後強調所有的奴隸每年必須栽種200棵摩卡咖啡樹,而且任何人損壞咖啡樹應處死.

  那時該島仍是法國的一個殖民地,叫做波旁(Bourbon)島,在此地出產的咖啡和由該地運至其他國家的阿拉伯咖啡樹樹種也用個名字.

  有趣的是,時至今日,"波旁籍"的阿拉伯咖啡樹已在世界範圍廣爲種植並受人青睞,但在留尼汪本國卻幾乎不再種植任何咖啡了,以下是波旁咖啡的總體特徵.

  四十五。菲律賓

  咖啡被引進菲律賓(Philippines)是在19世紀早期,到1880年該國已經成爲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國.然而由於咖啡鏽病蔓延成災,1880年後不久,該國就成了咖啡進口國.

  但是,咖啡種植業現已逐漸恢復.今天,經過緩慢而穩步的發展,該國咖啡業不斷成長,發展優質品種的潛力很大.菲律賓咖啡業由國家產業貿易部門經營,但管理上較鬆散,而所有的咖啡出口都由私營公司來操作.

  事實上,菲律賓是能夠種植4個咖啡品種的少數國家之一,這4個品種分別是羅百氏特、利伯瑞卡、埃克塞爾沙和阿拉伯咖啡.菲律賓最南端的第二大島棉蘭老(Mindanao)島出產優質高產的阿拉伯咖啡.

  四十六。越南

  今天的生產大國,明天的生產巨人.

  也許是受法國殖民統治的影響,越南種植的咖啡具有法國風味.阿拉伯咖啡由法國傳教士首先帶到越南,1865~1876年40多萬株咖啡樹被引入越南,種植在東京(Tonkin)灣附近,大都是爪哇或波旁品種。

  目前,越南的咖啡產量在不斷增長.越南的出口新產品中,茶葉居第一位,咖啡居第二位,出產的品種主要是羅百氏特咖啡豆,1982年出口66000袋,1994年猛增到20多萬噸.96%的羅百氏特咖啡來自小農場,但是一些國有農場也種植咖啡樹.

  越南的咖啡每公頃產量高達950公斤,許多新種植的咖啡樹由是日本人投資的.

  早2年前,看過份調查報告,越南的咖啡豆產量已經趕超哥倫比亞,排在巴西之後,世界第二。但是種植的是羅布斯塔的樹種,在咖啡豆品質上還是和哥倫比亞、巴西這類國家有不小的差距!

  四十七。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許多方面都是一個令人感到驚奇的國度.這裏種植的高質量咖啡也許是最令人驚奇的事物之一.

  澳大利亞咖啡質量很高,其味柔美,略帶非同一般的咖啡因苦味.只可惜僅少量產品進入出口市場,這因爲生產受到高勞動費用投入的限制,或許可以說是受強烈陽光的限制由於太熱,人們不能使用價廉的機械工具進行採摘,只好靠人工收穫,這就增加了生產的成本.

  四十八。夏威夷咖啡

  或許是世界上最美的咖啡豆

  夏威夷產的科納(Kona)咖啡豆具有最完美的外表,它的果實異常飽滿,而且光澤鮮亮。咖啡的口味濃郁芳香,並帶有肉桂香料的味道,酸度也較均衡適度。。

  夏威夷的咖啡是美國50個州中所出產的唯一頂級品種,美國本土自然是其最大的市場。

  在所有的咖啡生產者中,夏威夷的咖啡產業管理處於最嚴格之列,付出的勞動費用也最高,具有最佳投資水平。

  夏威夷的咖啡業不得不與日益擴展的旅遊業競爭空間。多數咖啡被種植在冒納羅亞(MaunaLoa)山坡。冒納羅亞原本是座火山,位於夏威夷島科納地區的西部。該咖啡產區的長度約爲30公里,其種植區主要集中在該地區的北部和南部。咖啡樹種植在相對荒涼的地帶,但是其土質肥沃,含有火山灰。雖然開始種植時需投入強體力勞動,經營又很艱難,但令人安慰的是,科納的咖啡樹(至少是那些生長在海拔90米以上的咖啡樹)似乎不受任何病蟲害的影響。

  儘管夏威夷經常受到龍捲風的影響,但是氣候條件對咖啡種植業來說卻是非常適宜的。這裏有充足的降水和陽光,又無霜害之憂。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被稱爲”免費蔭涼”(freeshade)的奇特自然現象。在多數日子裏,大約下午兩點左右,天空便會浮現出朵朵白雲,爲咖啡樹提供了必需的蔭涼。事實上正是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科納地區的阿拉伯品種咖啡產量比世界上其他任何種植園的都高,而且一直保持着高質量。比如,在拉丁美洲每公頃產560~900公頃,而在科納每公頃則產2240公斤。而令咖啡迷們不快的是,只有大約1400公頃的地方出產科納咖啡。

  真正的科納咖啡確實是世間珍品,不易找到。最佳的科納咖啡分爲等:特好(Extra Fancy)、好(Fancy)和一號(NumberOne)。這三等咖啡在莊園和自然條件下都有出產。現在市面上大多數自稱爲”科納”的咖啡只含有不到5%的真正夏威夷科納咖啡。在美國還可找到另外一種不錯的夏威夷咖啡――夏威夷卡伊農場咖啡(KaiFarms)。

  四十九。新喀里多尼亞

  已逝的輝煌

  新喀里多尼亞(NewCaledonia)是前法屬殖民地,只有10%的陸地可用於耕種,咖啡和玉米是其主要農作物。

  1860年傳教士們從留尼汪(LaRéunion)引進咖啡,可是到了1987年每年只生產40噸,其中37噸出口,大都出口到法國。咖啡豆品種是非同一般的羅百氏特咖啡,質量極佳,口感豐富,然而較爲細嫩,只需輕度烘烤。

  五十。巴布亞新幾內亞

  現代咖啡的傳奇背景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NewGuinea),大約75%的咖啡產品來自於小型的地方農場。很多農場在森林地帶開墾土地,有些農場在森林深處,幾乎與世隔絕。該國的咖啡都種在海拔1300~1800米的高地,因此質量很高。雖然在一些低地也有咖啡種植,但是相對來說,產量極少。當地種植的咖啡大都是靠自然條件生長的,這是因爲把化肥和農藥運到農場的運輸問題多,成本高。

  咖啡業在該國的經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直接和間接從事該行業的人有100多萬。政府通過提供最低收購價來鼓勵種植。該行業本身由咖啡業委員(CoffeeIndustry Board)控制。委員會位於該島東部的戈羅卡(Goroka),

  然而出口業務都由私營公司辦理。

  1975年的霜凍毀壞了巴西的大多數咖啡作物,但卻刺激了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來的發展。政府實行了一項計劃,資助農村或集體體土地擁有都創建了約20公頃的咖啡種植園。這個措施確實提高了咖啡種植在地方經濟中的滲透力,到1990年,年產量已達100萬袋。

  然而幾乎不可避免的是生產猛增導致質量下降。1991年前,咖啡質量尚可,大部分屬開Y等。1991年後質量逐漸滑坡,也隨之失去了歐洲市場。Y等咖啡曾經擁有的額外價格也逐漸下降。這與該國”一個等級一個價格”的政策有關。該政策對於像咖啡這樣質量易變的行業來說是完全不可行的。於是,質量低劣的咖啡豆損壞了Y等咖啡高質量標準的形象,造成了積壓局面。

  政府的對策是建立新的質量等級,暫時停止生產Y等咖啡,不再實行”一個等級一個價格”的政策。這就使得買主能按質論價,這必然對出產劣質咖啡豆的農夫的收入產生影響。到1993年,質量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大多數老客戶又開始從巴布亞新幾內亞購買咖啡了。Y等咖啡現在又以稍低的額外價格出售,這表明其質量已有提高。

  雖然在一些地方咖啡樹生長旺盛,但因種植者缺乏堅持精神,收穫的咖啡豆生熟不一,大少不一。AA稀少,一般能買到A和AB級。A級咖啡的主要特點爲:顆粒豐滿,酸度較輕,飲後回味無窮。

  五十一。塔希提島

  來自天堂的咖啡

  如能喝到塔希提島(Tahiti)咖啡,那可真是“三生有幸”,因爲這種咖啡極爲稀少。

  塔希提島咖啡的商品名爲塔希提。阿拉伯咖啡(TahitiArabica)。塔希提島是社會羣島(SocietyIslands)中最大的島嶼,從這裏出口的任何咖啡都可以說是極不尋常的。如果你確實品嚐到了該種咖啡,就會被其優雅的風味、圓潤的口感和別具一格的特色所傾倒。

  五十二。中國臺灣

  十八世紀,1884年(光緒10年)

  英人引入咖啡在臺北三峽試種,日據時代,日人看臺灣氣候土壤適合咖啡,遂自國外引進「阿拉比卡」,在北部試種成功,便在知本,瑞穗大量投資種植,產量佳。

  十九世紀,1941年,產量豐富,品質風味佳,造就咖啡在臺灣的全勝時期,不久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咖啡銷售成問題,又乏人照顧,農人改種稻米,日本戰敗撤退,咖啡乏人問津之後便沒落了。目前較具規模的是安通及惠蓀。二十世紀1931年左右,日本木村cafe公司在嘉義種植咖啡,隨後又在花蓮瑞穗種植;1950年隨美軍協防颱灣,即溶咖啡引進臺灣,初期只有雀巢咖啡;1960年是蜂蜜咖啡館時代,當時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曾經一度是國內文壇作家的著名聚會所;1962 年第一次國際咖啡協會成立;1963 年安通農場開始種植咖啡;1980年書坊結合的書香咖啡屋,中南部則流行庭園咖啡屋,個人品味的歐洲風格咖啡店,日式咖啡店及目前最興盛的咖啡連鎖店。

  五十三。雲南咖啡

  雲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15°至北迴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爲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早在五十年代,雲南小粒種咖啡就在國際咖啡市場上大受歡迎,被評定爲咖啡中的上品。

  史可追溯到189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從境外將咖啡種帶進雲南,並在雲南省賓川縣的一個山谷裏種植成功。這批咖啡種子繁衍的咖啡植株至今在賓川縣仍然有三十多株在開花結果。

  年代中期,一度種植規模達4000公頃。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目前全省種植面積佔全國面積的70%,產量佔全國的83%,無論是從種植面積和咖啡豆產量來看,雲南咖啡已確立了中國國內的主導地位。

  分佈在雲南南部和西南部的思茅、版納、文山、保山、德宏等地區。

2014-07-16 16:06:01 責任編輯:520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